水印书院 || 北岛:《今天》40周年

北京楼市资讯 2018-12-21 11:22:19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在某种意义上,这不是一份普通的文学杂志,而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另一条河流。

被称作2018年中国南方文坛盛事之一的“那时我们都有梦”北岛诗会,才刚过去两个月。著名诗人北岛先生于12月初再次莅临水印书院,与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分享交流。尽管当天恰逢寒潮来袭,但是水印书院内,气氛热烈,人们对北岛先生的热情驱走了所有的寒意。

北岛先生这次访桂,重回水印长廊,不仅成为水印书院的终生荣誉会员,并且还担任了水印书院的艺术顾问。北岛先生说:“水印长廊像是一块奇怪的‘飞地’,它不像中国,也不像外国,和世界毫无关联,又美得如此虚幻。”

在水印书院的分享会上,北岛先生与大家欢聚一堂,亲切地交流,解答了读者们的众多疑惑,读者们通过这次分享会对北岛先生有了更深入、更多面、更立体的认识。

关于《今天》杂志

《今天》杂志创刊于1978年12月23日,由北岛、芒克等人主办。刊登小说、诗歌、文学评论和多种外国文学译介文字,其中诗歌的影响最为广泛而深远。在某种意义上,这不是一份普通的文学杂志,而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另一条河流。

今年,适逢北岛先生主办的《今天》杂志创立四十周年。如果说由水印书院、斑马谷文化联合主办的“那时我们都有梦”北岛诗会是2018年中国南方文坛盛事之一。那么《今天》杂志创立四十周年纪念日,就是2018年整个中国文学界的一大盛事。最近,《今天》杂志获“2018年度文化出版”。

北岛先生这次在水印书院,特别强调说:“四十年,如果有历史的长度,只不过转瞬即逝;对于每个人的生命而言,相当于大半生的路程。如果文学有意义的话,即在历史与个人之间,在长夜与孤灯之间,在生者与死者之间,在语言与沉默之间。”

讲述起《今天》的故事时,北岛先生的语气是平静的,但对每个细节、人名和时间却格外较真。在他那里,历史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,事实不容篡改。

《今天》出现的背景

北岛:“这还得从‘西单民主墙’的形成过程说起。文革结束后,有很多外地人到北京上访,他们在文革中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。上访高峰期仅在北京就有几十万人。国务院有个上访接待处,每天挤满了人,上访者大都露宿街头。那时长安街在西单地段北侧有一段灰色砖墙,成了上访者张贴申冤及个人诉求的大小字报园地,其中也有提出普遍政治与社会诉求的文章。到1978年底,一些非官方的报纸刊物开始出现(首先张贴在这墙上),其影响逐渐扩展到全国主要城市。《今天》是最早出现在‘西单民主墙’上的民刊之一,也是其中少有的一份文学刊物。它于1978年12月23日创刊,除了‘民主墙’,同时张贴在北京的政府机构文化出版单位和大学。”

《今天》名字的由来

北岛:“是芒克起的。在一次筹备会上,说起刊物名字,大家苦思冥想,排出一大串,都不合适。芒克灵机一动,提议叫‘今天’,大家都觉得好,既新鲜又有某种紧迫感。我后来向冯亦代请教《今天》的英文译名,他说,‘TODAY’不好,接着他跟他太太查字典,把‘TODAY’改成‘The Moment’,强调时代的紧迫感。《今天》创刊号的英文是The Moment。到第二期重新设计封面时,黄锐还是改成‘TODAY’。”

《今天》的制作详情

北岛:“现在提到一本杂志,你不会想到它是手工劳动的结果。但那时候《今天》编辑部就是个名副其实的作坊,从刻版到油印,从折页到装订,全部是手工的,永远有干不完的活。《今天》分成两个部分,一是比较松散的作者队伍,每月定期开作品讨论会。每个人念完自己的作品,大家讨论,提出修改意见。讨论会通常在《今天》的成员赵南家,他家房子开间较大,而且有院子,最多的时候有四、五十人来参加作品讨论会,很多是大学生,后来有人也成了作家。另一部分是就是我说的作坊,在北京东四14条76号,那是编辑部所在地。”

《今天》的发售

北岛:“从第二期起,我们就在民主墙公开出售。先把刚出版的那期张贴在民主墙上,顺便贴个广告,告知出售《今天》的时间。到时候大家就排起队来。另一个销售渠道就是征订,最多的时候订户有六七百,除了西藏,全国各省都有。每期印一千册,每本卖五毛到七毛不等。韩少功曾说起,他有一次到北京参加我们的作品讨论会,用他一个月工资买了几十本《今天》,带回去送给湖南的朋友们。后来我们甚至略有盈余,除了维持杂志的运转,还能养活为了办《今天》而辞职的芒克。《今天》前后两年内共出版了九期,还有四本丛书。”

《今天》解散的原因

北岛:“1979年秋天,‘民主墙’被拆除后,很多杂志都自动停办了,比如《沃土》,一听风声不对就关了。我们一直坚持到了1980年9月。显然关于‘民主墙’上层也有分歧,据说胡耀邦跟《北京之春》的关系很密切。《中国青年报》曾派内参记者和民刊接触过,写过比较正面的报道。这在民刊中燃起过一线希望。”

“1980年9月,作为《今天》的联络人刘念春接到公安局通知,命令我们停办。我们改头换面,成立了‘今天文学研究会’,把《今天》化整为零,变成内部交流资料,出了三期。这样又拖了三个月,同年12月我们接到更加严厉的警告。整个局势变得越来越险恶,‘山雨欲来风满楼’。为了保护作者和编辑部成员,我们做出解散的决定。”

《今天》的复刊

北岛:“当时有一大批中国作家滞留在海外,比如李陀、查建英、刘索拉、高行健、陈迈平等,于1990年春天到奥斯陆开会,大家一致同意恢复出版《今天》,为海内外的中国作家提供一个共同的园地。同年8月《今天》复刊号问世。1991年夏天,我们在美国爱荷华召开编委会,决定调整方向,把《今天》办成一个跨地域的汉语文学先锋杂志。除了发表文学作品外,《今天》也支持那些边缘化的文化艺术,让中国文化的香火不断。《今天》近些年陆续推出各种专辑,包括‘中国实验戏剧专辑’、‘中国独立电影专辑’、‘新纪录片运动专辑’、‘香港文化专辑’等。”

“复刊后的《今天》困难重重,比如孤悬海外、资金短缺、稿源不足、编辑分散、发行渠道不畅等。但《今天》坚持下来,在海外一办就是18年,一期都没拖过,而它在当今更加显示了坚持的意义:它是卡在权力与金钱合谋的全球化喉中的一根刺。”

新《今天》的情况

北岛:“新《今天》和老《今天》的历史语境完全不同。如果说老《今天》是揭竿而起的话,新《今天》一度是孤掌难鸣。但它总算耐得住寂寞。寂寞18年,算得上是一种修行吧。但新老《今天》是一脉相承的,正如我在《今天》25周年纪念活动开幕式上所说的:‘我要特别强调的是,一个民族需要的是精神的天空,特别是在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。没有想象与激情,一个再富裕的民族也是贫穷的,一个再强大的民族也是衰弱的。在这个意义上,《今天》又回到它最初的起点:它反抗的绝不仅仅是专制,而是语言的暴力、审美的平庸和生活的猥琐。’新《今天》已走出低谷,绝处逢生,关于它的故事才刚刚开始。”

离开水印书院后不久,北岛老师通过“今天文学”公众号发表了一篇纪念《今天》创办40周年的文章。

《今天》40

文/北岛

《今天》1978年12月23日在北京创刊,至今四十年。这份文学杂志包括两个阶段,其一在北京创刊到停刊(1978-1980),其二在海外复刊到现在(1990-2018)。在某种意义上,这不是一份普通的文学杂志,而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另一条河流。

追本溯源,这条河流已经跨越了几十年的时间:从六十年代的“太阳纵队”直到七十年代的地下写作,终于在北京浮出地表,继而从八十年代,开拓了以先锋文学为动力的“文化复兴”潮流,改变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景观。

这是中国历史与文学的重大转折。

八十年代末,世界的格局翻天覆地,开启了冷战结束的新历史进程。正是在复杂多变的背景中,《今天》1990年春在挪威复刊,在绝望中突围,并且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全景视野。

《今天》海外孤悬,资金短缺,再次陷入危机。然而在二十世纪末,当资本为主导的全球化洪流般撞击着二十一世纪大门之时,《今天》获得了新的含义,如果全球化是“大陆”,《今天》就是“岛屿”,它成为人类精神家园存在的证明。

毫无疑问,先锋文学是体制的天生的敌人。如诗人韩东所言:“就我个人浅见,文学的独立是本体要求,无条件可言,尤其是在中国的政治现实中,它的表达是颠覆性的。”我们这拨人怎么走到一起来的?从语言暴政的长夜到“美丽新世界”,靠的是什么?是我们不怕碰壁,不惧高墙,石头越坚硬,我们就更坚硬,就像必有反作用力一样。韩东说得好,我们靠的是“强硬的文学精神”突破重围。

翻开书稿,唤醒那些回忆的文字,照亮尘封的细节,让人感慨万千。时光流水,就像风浪中的漏船,奇迹般破浪向前。如果读者悄悄地跟随作者,打开每篇文章的小门,从不同的方向进入暗道,忽明忽暗,扑朔迷离,从不同的角度,在不同的时代和语境中,拼凑成关于今天的完整的故事。

四十年,如果有历史的长度,只不过转瞬即逝;对于每个人的生命而言,相当于大半生的路程。如果文学有意义的话,即在历史与个人之间,在长夜与孤灯之间,在生者与死者之间,在语言与沉默之间。

这里有一条河流,勾勒了荒凉的大地新的轮廓;这里有另一种传统,并置交叉,最终汇合在一起,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新的传统。

(原文为《今天四十年》纪念文集序,本篇有删节)

后记:

很多人把北岛先生比作灯塔。在文学意象中,灯塔常常象征着心灵之光。有时候,我们无需到灯塔去,只要立在彼岸,静静眺望那塔上的灯光,心中便会升起温暖的希望。或许你幸运地参加了这场分享会,抑或遗憾地错过了这个机会,没关系,只要你心中的灯塔还亮着。

正如北岛先生所写:只要有一盏灯,黑暗就不再是黑暗。

全球最美河流岸边的别墅与书院

水印长廊&水印书院,坐落于全球最美河流之一——漓江岸边,私享1.2公里漓江景观带,与桂林老八景“奇峰挂月”隔江相望,与白鹭栖息湿地——白鹭洲为邻。探索山水文化、整合大师团队,倡导山水美学,为客户提供“自然、健康、诗意”的生活。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